close

國際板進群益期貨開戶入「萎縮期」。金管會對壽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的緊箍咒在正式上路,多家一向是國際板大戶的壽險公司已無投資額度,去年國際板債券更僅發行1檔、金額1億美元,全年也僅135檔、總發行量338.98億美元,比前一年衰退16%,且是連續第二年衰退。

雖然銀行、證券業者也有進場投資國際板債券,但壽險主力退場後,國際板債幾乎沒什麼買家,市場預估今年發行量會繼續衰退,且衰退幅度將擴大到近5成,即全年可能只有100?200億美元的規模。

金融業者表示,去年國際板發行量比極盛時期即2016年少了近155億美元(約新台幣4,770億元),過去曾來台發行國際板債券的大型知名國外發行者如蘋果(Apple)、AT&T、輝瑞藥廠等恐較難再見,但若從好的一面來看,即立委、金管會擔心的壽險匯率風險,即有部分可控制。

金管會在2013年時為了打造台灣成為國際間知名的外幣債券市場,且有金融進口替代效果,特別修訂保險法,允許壽險資金投資國際板債券可不計入國外投資45%的限額,2014年6月正式上路,壽險資金即「瘋狂」湧入國際板債市,也讓國際板債券發行量從2014年開始,連續三年屢創歷史新高。

但金管會在2017年首度出手,控管壽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的可贖回期,當年發行量即衰退18%,2018年更正式控管投資額度,海外期貨手續費將國際板加計國外投資,不得逾國外投資已核額度的145%,最高即不逾可運用資金的65.25%,相關規定2018年11月上路。

據金管會統計,壽險業去年投資國際板債券餘額約新台幣4兆2,080億元,單月僅增約10億元,以往動輒每月加碼國際板債券1、2千億元的壽險業,去年7-11月僅加碼1,100多億元,投資速度明顯趨緩,造成國際板發行量大減。

儘管金管會接下來會開放伊斯蘭債來台發行,鼓勵更多元的發行者與投資人,但扣掉最有錢的壽險業後,市場認為,2019年國際板發行量恐依舊難逃衰退命運。

期貨開戶的功能:避險功能、價格發現功能、提升經濟效率、促進資本形成、投機功能。標準化的契約、消除信用(違約)風險、逐日結算、保證金制度、多數交易不進行實體交割。實物交割是在特定時間與特定地點,交割特定品質與數量的標的物,稱為實物交割。現金結算:交易人須以現金結算期貨交易盈虧,不需要進行實物交割。沖銷:指在期貨契約到期前,採取與原先期貨交易「相反方向」的操作,將原期貨部位歸零,又稱為平倉(cover/offset)。1.若交易人買進期貨以沖銷先前賣出的部位,稱為賣單平倉(short covering)。2.賣出期貨以沖銷先前買進的部位,稱為買單平倉(long covering)。大多數期貨交易結束部位的方式是在到期前,將原部位「沖銷」平倉出場。
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vaughacavas 的頭像
vaughacavas

vaughacavas的部落格

vaughaca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